蒙古国这一波操作,真让人看得目瞪口呆。2024年年底,它居然跟法国签了个16亿美元的大单,要开发铀矿!对,就是那个核能产业的关键资源铀。这事儿一出,网上炸开了锅:不少人都在问,这么重要的合作,你怎么不找近在咫尺的中俄?偏要舍近求远去抱欧洲大腿?这到底是啥逻辑?
说起来,蒙古国这个第三邻国战略,不是一时兴起,而是有历史根子的。翻开地图你就知道,这国家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,说白了就是一个被两头巨象夹着的小老鼠。清朝的时候,它本来就是我们的一部分,但到了晚清那会儿,被沙俄盯上,捣鼓了一通独立出来。从此以后,中蒙关系一路跌宕起伏,其中最刺激的一段,就是苏联时期。苏联培养了一拨又一拨反华思想,那种深植于骨子里的不信任感,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,到现在都没散干净。
再后来苏联解体了,本以为大家可以重新搞好关系吧?结果,人家另辟蹊径提出什么第三邻国战略,说白点儿,就是想找些更远的朋友,比如美国、欧洲、日本,用这些外来的力量平衡中俄影响。这听起来挺聪明是不是?可问题是,再好的战略,也架不住现实条件限制啊!
先看看这次跟法国签署的铀矿协议。据说,这可是蒙古最大的单笔外国投资之一,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。但我脑袋里第一个冒出的疑问就是:挖出来的铀,你准备往哪运?地理位置摆在那里呢,无论空运还是陆运,都绕不开中俄。不经过中国港口或者俄罗斯铁路,你打算咋出口?再说,就算法国愿意接盘,他们也未必能扛住来自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压力啊!毕竟,现在全球局势这么复杂,每一步棋都牵动全盘。
还有件事特别值得琢磨:为什么偏偏是法国奥拉诺公司拿下这个项目,而不是别的大牌玩家?内行人一眼就能看穿其中门道。今年尼日尔政变搞得法国外焦里嫩,那地方可是法国获取铀的重要来源。一旦供应链断裂,对整个欧盟核电产业都是致命打击。所以,在这种背景下,奥拉诺跑到蒙古淘金,也不能简单理解成商业行为,更像是在寻找备胎。
但话又说回来,对于蒙古来说,把鸡蛋放进西方篮子真的靠谱吗?从经济角度讲,中蒙贸易额占其总量超过六成,中国不仅是最大客户,也是它主要资源(比如煤炭)出口依赖对象。而且,中国企业早就在当地投过资,只不过因为民间敌意高涨,加上政策阻力,让很多合作不了了之。如果继续把外交赌注压在那些遥不可及的新伙伴身上,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有人可能会反驳,说这是为了增强国际话语权,为自己争取更多主动性。我承认这个思路没毛病,可实现方式却存在巨大漏洞。在当前格局下,脱钩是不切实际的幻想,与周边大国加强协作才是真正务实的发展路径。退一步讲,即便西方真心想帮忙,也需要强大的能力做后盾。但遗憾的是,目前看来,他们自身难保,又何谈支持别人?
舆论风向也是耐人寻味。有些网友替中国鸣不平:好心当成驴肝肺,我们还给建学校修公路呢!也有人冷静分析:太小题大做了,这是典型‘吃着碗里,看着锅里’。甚至还有阴谋论者怀疑背后隐藏某种更深层次目的。不过总体来看,大多数声音倒显得相对淡定,因为大家心知肚明,中蒙这种表面上的疏离,其实并没有触及核心利益。
写到这里,我突然想到小时候学过一句谚语:与邻为善,如鱼得水。放到今天用来形容中蒙关系,还真挺贴切。如果彼此能够抛开成见,通过互惠共赢构建长期稳定纽带,那么无论面对怎样外部冲击,都不会轻易撼动双方基础。然而,如果执迷于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需求,只怕最终吃亏的是自己罢了。
Powered by 手游上号器app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